中国語案内ページ

CHINESE

从白石老师留言视频

大家好,我叫白石。  

我主张的颈椎低侵袭手术是着重保护肌肉组织的一种手术方法。

脊椎 不仅是重要组织神经系统的储存容器, 同时也兼负着运动功能,也就是大家说的运动器官。这个运动器官的力量源泉就是肌肉组织。 特别是在脊椎后侧,直接依附在脊椎上的肌肉组织,对身体姿势的保持,脖子的转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往陈旧的手术方法是把肌肉从骨骼上剥离的状态下进行的。

而我一心寻找如何可以保护肌肉,不让脖子的运动功能,支配功能,姿势保持功能受到损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我研究出来的颈椎,腰椎的低侵袭手术治疗。

我在考虑低侵袭手术的出发点时也不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作为一名 医生,更身为一名外科医生对待患者,对待生命有一种尊贵的信念的,我认为正因为自己始终坚守着这个信念才促使我不懈努力的研究低侵袭手术。

如果要举例的话,能被称为优秀的外科医生,他在手术的时候是胸有成竹的,而且刀口也一定很小。 可是 他以前也是,手术时将刀口比较大的切开了。

学艺精湛的话,小的刀口就可以完成手术。技术精湛的医生在小刀口下能够进行手术,就不会特地的把刀口开大,这样做是对患者无一益处,医生是不会这样做的。这样的心情接连不断的激打我,让我成功的开展了低侵袭手术。因此,我认为如果由不用切开的情况可以进行相同的手术的话,就尽量不切,有不必破坏就可以进行相同手术的话,就努力或预备技术不破坏进行手术。

在这些努力下积累的成就了低侵袭手术。对于我来说这个已肌肉组织为主。不切开肌肉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是多少会高难的。使用显微镜,从各种角度去思考,尝改变手术进入路径, 挖掘新的方法。

到现在为止只有切割一种方法才能继续进行手术。 而现在这些肌肉组织不用切割,我可以保证肌肉组织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完成手术。

谢谢

会诊预约

低侵袭的颈椎手术

不切肌肉,更没有术后后遗症

白石

东京齿科大学市川综合医院

整形外科教授

 

白石建教授,1950年出生于日本大分县,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

曾在庆应义塾医院,济生会宇都宫医院等医院就医。

2005年加入东京齿科大学市川综合医院整形外科至今。

白石建教授在颈椎病治疗上研究出自己独创一派的手术治疗法,即:白石法

此方法在是利用显微镜,在不切割脊椎周围的肌肉下进行。既能有效根治颈椎病,又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负担。白石建教授这种颈椎低侵袭手术法被海内外所关注。并且多次被要请在日本国内外进行演讲。白石教授也非常积极把手术的知识,技术传授与每一个人。

2014年被越南首都胡志明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为了改善这些症状所进行的惯用脊椎手术方法,都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很大负担,有些更会遗留术后后遗症等的问题。特别是在手术过程中,有时需要将脊椎周围的肌肉切割,有时需要将肌肉从脊椎上剥离等,这样的行为,术后往往造成身体的活动能力下降,手术时对肌肉的伤害而产生新的病痛。这样的病例不再少数。 一般被我们称谓脊梁骨的脊椎,一旦出现变形,骨折,或者肿瘤等问题时,就会出现疼痛,麻痹,甚至失去知觉等症状。提到这些症状,以脊柱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等最为有代表性。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任何术后后遗症的全新的手术方法引起了医疗界的注目。我们采访了创始者,东京齿科大学教授 白石 建 医生。

陈旧手术方法会出现术后后遗症

一提到脊椎手术首先会想到的是对患者身体负担大,危险性系数高的。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

白石教授解释到: 尽管都称为脊椎手术,但是手术方法确是有很多种。根据手术的达到目的可以将手术分为三大类。

  • 解压:因脊椎变形,变性,骨折,引发肿瘤等问题造成的压迫。同过解除他们对神经的压力来缓解症状的手术。
  • 固定:脊椎中相对变弱的部分,又或者切除某个部分后造成不稳定而实施的固定手术。
  • 矫正:因为受到外伤进行的脊椎修复手术,有例如因脊椎发生侧弯而进行的矫正手术。

可无论哪类手术,都会伴随着对脊椎上神经的带来损伤的危险。脊椎的中地脊髓蕴藏着中枢神经。脊髓中的结构十分精密,有一丝一毫的损伤都会导致失去知觉。这种情况下,不仅要求医生有高超过人的技术,更需要细心,极强地专注力。这类手术异常复杂手术时间过长,伤口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容易引发细菌感染等状况,更加大了他的危险性。全身麻醉也会伴随综合并发症,血栓(在血管内部血液形成血块堵塞血液流动)等危险问题。

任何医疗机构在进行脊椎手术前都会对患者说明这些隐患,在患者签署手术之情同意书后下才会进行手术。只是暂不说手术本身所含有的危险性,很多医生认为这是手术必然会发生就没有去重视的一个问题。最后结果就是让患者的身体变得不协调。这是手术时伤害到了脊椎周边肌肉而导致的问题。脊椎不仅是是保护脊髓的重要保护罩,同时也是保持姿态,协调身体运动机能的重要器官。我们可以做到这些是脊椎周边的这些肌肉组织发挥了作用。以往的手术方法或多或少都会使肌肉受到伤害。这种伤害导致患者术后姿势变差,产生新的病痛。

即使是可以达到减压的效果,却又引发了新的问题。作为一名医生这样的治疗我不认为可以理直气壮地患者说“我把你治好了”。而我考虑是尽可能减少脊椎手术时的侵入(身体伤害)而发开了现在的手术方法。

不用切割肌肉,通过缝隙进行手术

是什么样的手术方法

白石医生:再不触碰肌肉下将肌肉保存好的这种手术方法,也有人称他为白石疗法。白石医生的手术方法可以对应各种类型的脊椎病患者,现在最频繁进行的是颈椎的脊柱管狭窄的手术。

脊柱管狭窄,是一种因脊椎中腔(即脊椎管)变得狭窄,本身包藏在脊椎管中的脊髓及从脊髓分支出来的末梢神经(即神经根)收到压迫,损伤而引起的病症。

脖颈部分的已经确诊为脊柱管狭窄的后,如果手指出现严重麻痹,失去知觉,走路,排泄功能等出现异常状况时,这是脊髓受到压迫的并发症,需要即时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还放置不管的话,可能就难以治愈了。

手术的目的是为了将压迫脊髓又或者是神经末梢的骨头,椎间盘,韧带除去,使受压部分得到释放。以往的手术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无论哪一种都伤害到了肌肉。

脖颈的可以正常活动,颈椎的曲度及第七椎关节周边的肌肉发生着作用。可是以往的手术方法,不拨开脊椎边的肌肉是不能抵达到患处。

而我的手术方法,是不用从骨头周边剥离肌肉下进行的。原本脊椎的曲度,在脊椎的突起周围的肌肉是左右分开的,在他们之间是有空隙的。手术时在切开皮肤后,用手术钳等工具探入这个空隙中,轻轻地扩开这个空隙,就可以直接到达患处。

只要达到患处,就可以对症选择相应的手术疗法进行治疗。手术钳撤掉后,被扩张的肌肉就可以自然的恢复到原处。

手术后第一天,就可以自己去厕所

不伤害肌肉的手术有什么样的益处?

白石医生说到:首先,我的手术的创伤很小。只需要把肌肉间的空隙扩开,所以在皮肤表面仅仅切开几厘米就可以,出血量也是非常少。这样的手术,术后恢复很快。

骨头所需要营养是通过肌肉组织间血流等流动进行供给的。如果将肌肉剥离或切割,就会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动,恢复起来自然就会花很久的时间。

肌肉组织在未被伤害状态下,维持了血流的正常流通,保证了营养的供给。这样的情况下术后恢复是相当快的。像为了固定变弱的患处而进行的骨头移植手术,通过一样的手术方法,也会有效提高骨头愈合的速度。

在用以往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时,手术后常出现脖子,颈背部的疼痛。有一部分也是因为患处引发的疼痛,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被剥离的肌肉不能正常工作,而使周边肌肉的工作负担加大造成工作负荷而引发的疼痛。

颈椎手术后有20%的患者,为了减轻术后疼痛需要进行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而经我手进行低侵袭手术的患者,需要术后调养的只占人数2-3%,这2-3%的患者基本都是贴贴膏药就可以缓解症状

手术后疼痛感较轻,缩短了术后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我的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第一天就可以自己起来,例如可以独自去卫生间。

特别像高龄患者,手术后卧床不动,会急剧加速身体器官的衰退,身体器官的衰退甚至会导致卧床不起,或者是老年痴呆,因此更建议手术后尽快起来进行康复训练。只是对于高龄患者来讲忍着手术后的疼痛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很痛苦的。即使从这一点来考虑,如果进行的是低侵袭手术,患者就可以减短入院时间,回归到原本的生活当中去。

还有一个重要的是,颈椎本身构造上是可以保有一定的曲度的。拥有这个曲度的颈椎是正常的。有了这个曲度支撑头部肌肉的负担就被减轻了。

随着近几年,人们不注重姿势的保持等原因,破坏了本来该有曲度,有的曲度完全没有了,变的笔直,甚至有的变得反向弯曲,这类型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这种状态下增加了肌肉负担,容易引发了脖子,肩膀变得僵硬,头疼等症状。

类似这种原本颈椎的弯曲度就收到损害的人,一旦接受颈椎手术,手术后更会促使颈椎反向弯曲。颈椎反向弯曲也会使脊髓受到压迫。

手术的根本是怀着对人的敬畏。

图中的左边的图像是使用以往将肌肉切开治疗的手术方法,结果造成术后颈椎大尺度的逆向弯曲的病例。患者的脖颈没能维持该有的姿势,头部向前倾斜。不仅如此脖子的活动也变得不自由了。

像这样的病例以往的方法会通过手术安置金属道具将倾斜度固定。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对肌肉有极大的伤害,所用的固定金属的造价也是相当高的。在经济上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负担。

与此相比,利用肌肉的温存方法进行的手术,几乎对颈椎弯度上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无论是任何形态下的颈椎都可以安心安全的进行手术。

图中右边的图像是通过保存肌肉方法进行的颈部脊柱管狭窄手术的一个实例。术后八年仍然保持的颈椎的弯曲度。通过手术解除了带给颈椎的压力,颈椎狭窄的症状治愈了。

肌肉的保存法进行的低侵袭手术可以对应那些病症

白石:颈部的除了脊柱管狭窄,还有颈椎脊椎突出,脊椎病,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问题所有病状,脊椎韧带骨化,脊椎脊髓肿瘤等多种类型的脊椎病患。

低侵袭手术的基本原则是在不伤害肌肉的基础上,在肌肉和肌肉的交叉缝隙间寻找最佳接近脊椎的路径。在遵守这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提高了手术的难度,步骤上变得更复杂,对要求医生要求也是大大增加了。如果要问低侵袭手术的缺点,应该就是手术难度极大着点了,但是作为医生要考虑的是给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手段。

前段时间,有一位43岁的越南的男士,他的脖颈部的脊椎中长了肿瘤。虽然我用了7个小时为他进行了手术,可手术后的第一天起患者就可以起来了,第二天就可以在院内练习行走。

手术的方式方法,术后的恢复力让当地的医护人员打开眼界。吸引了当地电视台惊醒取材访问。

还有一例是一位10岁的日本小男孩A。他是一个棒球少年,突然有一天他变得拿不紧球,更糟糕的是走路的时候变得托着一条腿走。这是因为脊髓里长出的肿瘤压迫了神经,导致了失去知觉。

为了保证安全的切除肿瘤,通常都是将肌肉剥离,让神经和肿瘤四周尽量大的暴露在外面。

只是,这样的手术方法对肌肉的伤害非常的大,如果再复发第二次手术对肌肉的伤害会比第一次手术更大更严重。

而我对这个小男孩进行的手术方法,附着着肌肉的骨头切开,把囊肿取出后,再将股骨头放置回原处。手术步骤因为专业性,这里就不做详细说明。把通常为了摘除肿瘤而要大面积切割的地方,首先找别处代替,把骨头切开,在不伤害肌肉的基础上,摘除肿瘤,将骨头复原处。虽然手术过程像魔方一样复杂的步骤,但按照原有的位置将骨头和肌肉复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变化安全结束了。

小男孩A顺利从脊髓里取出了肿瘤,切开的骨头在几周后也长回去了。颈椎的曲度也保持正常,现在恢复了以往的生活,健康地跑来跑去。

我认为作为一名医生,时刻不能忘记 “怀着对人类生命敬畏的这种理念”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不仅仅是“把病治好了就可以了”要抱有对人类生命存在价值敬畏的这种理念,兢兢业业寻求办法,让伤害达到最小。为了这个信念,我开始潜心研究低侵袭手术,也是这个信念坚定了我的信心。

第3集 微创脊椎手术

Posted on 2 11, 2014

这一集以微创脊椎手术作为主题,采访了千叶县市川市的东京齿科大学市川综合医院整形外科部长白石建先生。

在这家医院一年做300件脊椎手术,尤其是以其显微镜下的微创脊椎手术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盛誉。

  • 什么叫微创手术
  • 其最大特点是肌肉的保存
  • 保存肌肉的优点
  • 微创脊椎手术需要高度的技术
  • 结论

什么叫微创手术

所谓微创,如同字义是对患者创伤微小的意思。不过我想,其根本意义在于「对于患者的敬畏」「对于人的敬畏」。刚刚开始做手术时与已经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医生的手技会有较大的差距是理所当然的事。随着医术的成熟,医生的手术时间也变得短,伤口也变得小,不切多余的地方也能达到目的了。这是因为他心里有「对下一个患者做手术一定要比昨天、比上一次做得更出色」这样一种强烈的心情。抱着敬畏人类的心情面对患者,为了使患者的身体不受到不必要的损伤费尽心机进而达到目的。我想正是这种心情与微创手术息息相关。并且,为了手术做得更好费尽心机,狠下功夫,这就是微创手术的灵魂所在。绝不是什么特殊的或奇想天外的事,也不是必须要使用特殊的器械不成。例如「使用内窥镜就能实现微创手术」等说法是错误的。

保存肌肉的微创脊椎手术

脊椎是运动器。它是保护脊髓(神经)这个重要组织的容器的同时,也是调动头部和躯体的运动器。颈椎有”支撑头部保持姿势”和”转动头部”的作用。为发挥这个作用必不可缺的就是肌肉。保存这个力量起源的重要的肌肉,换句话说,不弄伤肌肉进行手术,这就是我的微创手术。

关于颈椎,尤其是棘突和椎弓这种直接与颈椎后侧的骨附有的肌肉很重要。按传统的手术法,为了到达颈椎把这些肌肉从骨揭下来。可是我不揭这些肌肉进行手术。

那么,我如何到达颈椎呢?我就利用颈椎后侧肌肉和肌肉之间的间隙。原来棘突和椎弓附带的肌肉可以左右分开,其中间有间隙,利用此间隙,不揭下肌肉而拓宽其间隙达到颈椎进行手术。

保存肌肉的优点

回复快
  • 恢复快
  • 受术后的后背部疼痛较少
  • 颈椎的弯曲不易变形
  • 受术后的运动不受限制
  • 手术中出血量较少
  • 重复手术时也可做与初次手术同样的手术

骨通过肌肉的血流受到营养。因此,如果从骨剥离肌肉就切断把营养送到骨的血流,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与之相反,如果保存肌肉,通过丰富的血流,可以说恢复更快。即使做移植骨手术后,如果保存好肌肉的话,可以从那里得到血流,骨会更容易愈合。

受术后的后背部疼痛较少

如果在骨的连接部剥离肌肉导致疼痛。另外,因手术后残留的肌肉承受不住过多的负担而会造成顽固的后背部疼痛。
近年来在手术时下各种功夫,据说手术后需要药物和物理治疗的病例已经减少到20%以下。按照我的方式,受术后需要药物或物理治疗的病例占2-3%左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最多也湿敷就可以,几乎没有患者需要注射或物理治疗。

是因为痛苦少,就可以第二天开始自己走路。换句话说,比较容易地早期离床、早期出院、早期康复回归社会。
特别是老年人只因手术创伤冲击也会导致老年痴呆症,并且因为疼痛躺着不能动,这种症状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微创手术后第二天可以走路,这种事情将不太可能发生。

你们千万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们对于患者从来不强迫“从第二天开始步行”。我们对患者做以下说明,如果你能走路就走路,若觉得痛苦而走不动的话,你先安静一两天,最晚第三天就可以能走路了。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患者从第二天开始走路,至少去厕所或用餐时坚持走路。因为痛苦较小,患者能容易站立或走路。

脊髓型椎病广为分布在从40岁以上到80岁、90岁的年龄层,但是患者年龄平均起来70多岁,老年人占多数的疾病。因此,疼痛较少而且可以早期离床对患者大有好处。

颈椎的弯曲不易变形

脊柱,从侧面观察时,在从颈椎、胸椎到腰椎呈现曲线弯曲(生理曲线)

脊椎由被称为椎骨的骨联结组成。从头部往下数,有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再往下有仙椎和尾骨。一般用英文第一个字母起名,表示以颈椎(Cervical spine)为C1~C7、以胸椎(Thoracic)为T1~T12、腰椎(Lumbar)为L1~L5。从侧面观察,会发现从颈椎、胸椎、腰椎直到仙椎均呈现前后弯曲。这就被称为生理曲线,颈椎和腰椎往前弯曲,胸椎和仙椎往后弯曲。

正常的颈椎呈前弯,若脖子后侧的肌肉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弯度松弛,导致前弯姿势受损。在做传统手术时,也通过尽量减少切除颈椎的范围等方法,为减少创伤下功夫。即便如此颈椎的弯曲不免受到不小影响。

所以因某种原因颈椎前弯受损,呈笔直或变成后弯,在这种病例很有可能在做手术后颈椎后弯更严重并导致脊椎受到压力。对于这种病例,采用使用金属固定颈椎保持一定的前弯曲度的手术方法,反倒把它弄成创伤很大的手术。
按保存肌肉的手术法,术后的颈椎变弯可以控制到1~2%,显得非常少,因此对于以前不适应手术的颈椎几乎直立或后弯的患者也逐渐推广这种手术。

受术后的运动不受限制

因为手术后肌肉恢复原来的功能,因此能保持颈椎的稳定性。所以,手术后不需要安装支架,基本上没有对于脖子的运动限制。出院后,也有人立即驾驶汽车。

手术中出血量较少

因为不损伤肌肉,以极少的出血量完成手术。举个例子,在颈椎后方固定手术,其出血量之少与传统的手术法无可比拟。按这个手术法,其平均出血量为42g。

手术时间基本上与传统手术一样长,但是切开面积小,因此有时候手术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这样,可以用常规手术的1.2倍左右的时间结束。

重复手术时也可做与初次手术同样的手术

比方说在脊髓肿瘤的情况下,通常把肌肉剥离下来,大面积地切开神经和肿瘤组织的周围,以便安全地切除肿瘤。于是万一复发时,第2次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必然比第1次手术更加大。

按我的手术法,带着肌肉剪骨并除掉肿瘤之后,把骨头又恢复原样。因为骨头和肌肉恢复原样,所以不发生大的解剖学性的变化。另外,骨头和肌肉的排列正如教科书所书写,所以不会发生在再手术时可以说肯定遇到的“因为没有肌肉,所以位置关系难懂”这种混乱,第二次手术也与初次同样顺利地能够完成,创伤也不会加大。

这个手术法的问题

问题在于需要医生的过硬技术。没有医生把本来切开小创口的手术故意弄成切开大面积的手术。然而,切开的创口越小,手术难度越大,因此使用显微镜以便进行可靠操作。在显微镜下的手术要求医生的技术大于平均。所以说,这个手术法不是任何医生都能做到的。

结论

脊椎是运动器,因此“要珍惜作为运动的力量源泉的肌肉”,并“不要损坏姿势和弯曲”也就是保存运动功能和支持功能兼顾两者,这就是我开创的脊椎手术的目的。
除了这个手术法以外,还有颈椎症性脊髓症的徐压术。按这个手术法,先找准徐压的位置后做最低限度的椎弓切除术。另外在第一或第二颈椎等上位颈椎的固定术,开发了不以肌肉为代价且安全地插入推进器(螺丝)的划时代的方法。

如上所述,为了提供更好的手术,我们抱着对患者的敬畏之心,日以继夜地进行努力。